巴芘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基金会大游戏 > 第225章 思想衍射
“大致思路就是这样,画面还是我们熟悉的,预计成片长度应该在……”秦浅想到之前关理对的高标准,一咬牙将时长拉满,“二十分钟左右。”
受限于经验和成本,他们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通常都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已算少数。
但要做二十分钟的话,也不是不行。
离毕业还有一年半,同系很多人连专业课都没上完,更别说选定毕设主题了,秦浅几人说得上是提前开跑。
而动画这种人工成本占大头的行业,只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关理静静等待对方展现完诚意,并在那句“您觉得如何?”后面及时作出回应“可以。”
“可以是指?”
“基金会可以将‘--龙之归宿’的动画改编权,无偿授权给你们。”他进一步解释道,“不过作为条件,我要求派人参与制作……也不是参与制作,主要就是当监工,确保你们不会改编出漏洞。”
其他人搞同人随便怎么一无二随,关理管不着,但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作品,绝对不能魔改!
“这样不会浪费你们的时间么……”秦浅回复的语气也放松许多,答应授权就好,后面跟着的条件无伤大雅,有人帮忙纠错,他们甚至能更轻松些,“那么具体是谁呢?”
“你们应该跟游危比较熟?让他来吧。”好歹也是名义上的“-”,可以多为基金会作点贡献。
游危好像没什么可意外的……
交代完这边的事,关理翻了翻其他群的聊天记录,看着好友名单发了会儿呆。
自从开始重置身体状态免除睡眠,他的时间就充裕得有些过分。
而当前开展的那些项目,一个个运转得井井有条,根本没有关理额外再插手的余地。
“这可不是我主动要摸鱼……”他最小化聊天界面,叹了口气。
系统不得不承认,管理员能把所有事都找到合适的负责人塞出去,一通操作下来得到大把时间用来浪费,也是件本事。
再看看任劳任怨同时关注全网舆论风向还不忘上论坛答疑警告封禁的自己……
淦哦,好像是我把他惯成这样的!
系统不禁陷入了沉思。
关理没有在意它的沉默,站起身走到窗前,拉开那层厚重的窗帘,夜幕伴着城市霓虹一并侵入。
已经是晚上了啊……
系统回过神来,顺着他的视线往外面的车水马龙瞥了一眼,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关理有多久没出去过了?
似乎是从美国回来,他就再没踏出过房门半步。成天宅在家里,物质需求低到令人发指。
养盆植物还需要定时给给光和水呢,养关理只需要一根网线。
简直是完全活在虚拟世界,这就是传说中的“赛博人”吗?
恐怖如斯!
“今天夜色不错,你想出去看看吗?”不过考虑到人类是种社会性生物,系统还是象征性地问了句,当然它知道答案肯定是……
“也行啊。”关理重新拉上窗帘,转身便开始穿外套打算出门。
“嘎?”
扭开门栓,他没在口袋里摸到钥匙,也懒得再找,径直关门下楼,“这么意外?我在你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啊。”
系统想了想“一条关键时刻非常靠谱永远值得信任的……咸鱼?”
完蛋,咸鱼印象挥之不去。
“以你的工作量为标准,这世界上就没有人不咸的。”关理自认为还是人类,没打算跟人工智能比效率。
“我知道。”系统非常直白,“所以我就是催一下。”
不论关理到底有没有认真做事抽空摸鱼,它见缝插针地催就行了。
至于催的效果嘛……目测没啥效果。
关理在自家楼下停住脚步,望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繁华闹市,初春微冷的风被车流带起,吹走那些与世隔绝的迷思。
他随意选了一个方向,漫无目的地走。
这种“行进”状态可以帮助他稍微活跃自己的思维,以便于思考接下来的事。
“基金会发展初期的蛰伏阶段可以结束了。”关理看了眼路边冒出新芽的绿化植被,这大半年来的历程与信息在他脑中汇集,“我们需要改变运营策略。”
在过去的很多时间当中,他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观察。
观察整个世界的文化风向,观察社会主流的喜好趋势,观察当下时代对《基金会》的接受程度。
观察他们想要的,渴望着的,到底是什么。
关理对此已经有了部分思路,他只是需要稍微再明晰一点儿。
如今正处于变革的时代。
现代文明进程的推进,似乎意味着人们正在步入“低欲社会”。
对基本物质的需求持续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虚无缥缈的精神需求。
年轻人们拥有空前的主观意志,这意志不是为了生存或其它,仅仅是为了“自我实现”。
为了证明“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仿佛是对古典哲学的回归,人之一世的追求回到最初的“人之意义”上来。
但这又是属于机械论、还原论的时代。
效率成为第一要务,于是“个体”便成为了“零件”,还是可替换的那种。
要是不想被替换呢?
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并不是说要多么杰出优秀,但个性化是必然的出路。
用声音,用文字,用或者管它其他的什么!输出你的思想!你的一切!
让其他人看见你。
让他们连接你。
模因将在蛛网般的信息网络上繁衍传播,深入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
“物理学上将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现象叫做衍射,比如光在遇到小孔时,会绕进阴影里散成一片。”关理似是自言自语,“我曾偶然了解过这个词的词源,拉丁语词汇,意为‘成为碎片’。”
如果思想终将成为碎片,他希望能像光一样,给障碍物的背后也带去某种事物。
——名为《基金会》的情感体验,纯粹创造力的源泉,与他人共鸣的沉浸通路。
“传播,输出,感染,以文化的基因作为武器。”
“这是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