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巴芘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245章 三道寻医令
    
第245章 三道寻医令



    等了一会儿,崇德殿安静下来。



    一口气处理十几名官吏,算不上多大的事。



    朝堂又能空出些位置,慢慢的,大汉的官吏会再次拔高整体素质。



    只要心能往一处使,刘辩有信心在五年之内,让大汉再次伟大。



    “诸卿,接下来有事奏事吧。”



    群臣齐齐回神,一人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讲。”



    “青、冀、幽、并等州,缺少三官,朝廷需要尽早准备。”



    三官指的是州牧、刺史、都督。



    士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不能全把美事落到尚书台身上。



    说起来就气人,现在连三公九卿的家臣,都需要走尚书台的程序才能任命。



    虽然本就是尚书令的权力吧,但荀彧跟他们不对付,让人很难不担心。



    他们说什么也要在地方三官上掺和一脚。



    不然光看着荀彧任人唯亲,要不了几年,那些人掌握了权柄,荀彧就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此人的话,得到在场不少人附和。



    刘辩点头笑道:“卿说的没错,确实应当尽早准备。”



    不仅要早做准备,而且他还早就有了主意。



    “这样吧,刺史人选由尚书台拟定,由御史大夫推举,都督由太尉举荐,州牧人选,由太师推举,如何?”



    士人们喜笑颜开,武官们激动难耐,他们一起高呼圣明。



    这个好,他们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都能当封疆大吏。



    还能为家中小辈谋出路。



    大喜事啊。



    荀彧神色微动,看向上方的天子,嘴角快压不住了。



    天子拿捏起群臣可太快了。



    一句话就让他们乐的找不到北。



    实际上,刘辩的许诺中有两个坑。



    拟定之权仍然归尚书台所有,尤其是刺史这个位置,哪怕前一秒推个无能之辈去了地方,后脚刺史就能将人拉下来。



    最后三公只是举荐,如果尚书台看的不顺眼,连拟定都懒得拟,还不是瞎折腾。



    龙椅上的刘辩,继续发话道:



    “还有何事,继续奏。”



    “陛下,臣有事要奏。”



    这次出来的是韩暨。



    大汉目前的大发明家,司金都尉,掌管司金府和天下工匠。



    这个位置前朝并没有,是刘辩根据历史捏出来的,有点工部尚书的味道。



    “何事?”



    刘辩心中一动,韩暨未来是大汉钱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暨弯着腰,朗声禀告道:“启禀陛下,臣研究的水排冶炼技术,经过实验,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只待陛下下诏,便可加大生产,诏全国州郡跟上。”



    水排冶炼是韩暨的拿手绝活,对锻造铁器,极大的节省人力、提升锻造速度和质量。



    “好!”



    刘辩高兴的站起身,当着众臣的面大笑。



    汉军现在缺的不是人,是装备!



    不仅是朝廷缺装备,各地武库都有告罄迹象。



    而想要扩充,是一笔天价的银子,大汉百年积攒的家底花光了,一朝一夕间难以补上。



    但有了水排冶炼,装备的价格就能打下来,哪怕是咬咬牙,刘辩也要给一线军队换装。



    冷兵器时代,能在胸前多一层薄甲,就可以少死成百上千人。



    “韩卿真是朕之瑰宝,大汉之瑰宝,朕要将你封侯!”



    韩暨抬起头,只觉热血冲头。



    他是韩王信后代,先祖叛汉,他们这一脉归汉后,侥幸在南阳定居,一代不如一代。



    他因为喜欢摆弄奇技淫巧,被人视为异端,莫说是士人了,地方豪强都看不起他。



    而现在,他要封侯了,恢复贵族荣光。



    刘辩望向荀彧。



    一个眼神,荀彧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于是躬身道:



    “宜城风景宜人,可封为宜城亭侯。”



    “不错,尚书台拟册封诏书,封韩卿为宜城亭侯。”



    韩暨激动的当场跪了下去,“臣叩谢陛下圣恩。”



    士人们那叫一个眼馋。



    亭侯再小也是侯,是要筑大印的,韩暨一跃成为贵族。



    为臣子,王侯将相就是最高追求。



    韩暨暂时安排完了,继续议政。



    挤压的政事多的不得了。



    处理了几个时辰,依旧没能处理完。



    荀攸奏报,秋收粮食正在统计,国府粮食、银钱告罄,郭嘉奏报,少府钱粮丰饶,可加大投资建造纸工坊、香水坊。



    荀攸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拱手。



    “陛下,臣虽只是暂理大司农府事务,却有话要说。”



    “讲!”



    “据臣所知,司金府之研究,国府拨款占大多数……”



    刘辩失笑的望着他,忍俊不禁。



    “朕让你暂理大司农府事务,等卢卿伤愈便好,没想到卿还真把自己当成大司农了?”



    一句话,现场嗤笑声此起彼伏。



    确实能从荀攸的身上,看到曾经卢植的几分影子。



    造纸工坊刚开始建造的时候,卢植也是这般,厚着脸皮,说什么也要进来掺和一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卢植眼里,国府出那么多银子去支持司金府,结果东西研究出来了,马上就要有收益了,跟国府没关系了。



    卢植当时就在想,以后看见韩暨一次打一次,绝不会再给他哪怕一分钱。



    当时有人私下笑话卢植掉钱眼里去了。



    结果现在又换上一位掉钱眼去的荀攸。



    荀攸毫不在意周围嘲笑,说道:“在其位谋其职,臣如今才明白大司农的苦心。”



    刘辩没有继续笑,逐渐收敛表情,来回踱了几步,沉声道:



    “卢植为朝廷操劳大半生,如今掌管大司农府一年,将一切打理井井有条,然国府空虚,天下都在嗷嗷待哺,能坚持到如今,实属不易,朕念其辛劳,决定将其封为县侯,子孙世袭。”



    “另外,香水坊的生意,就交由大司农府打理,归为国坊,收入尽入国库。”



    对此,诸卿没什么意见。



    反正司金府的事,原本就跟他们没关系。



    能把收入送进国府,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毕竟他们的俸禄等着发,他们办事也要大司农府拨款。



    国府有钱了,总不至于是坏事吧?



    既然提起了卢植,刘辩进一步道:



    “朕再连发三道寻医令,着天下各州郡,张贴寻医告示,寻到之后,务必以士大夫之礼待之,尽快将其送到洛阳。”



    冬天眨眼间就要到了。



    不知会有多少老臣倒在漫漫长夜。



    卢植让刘辩看的心痛。



    如果是王允那头有什么老臣嘎了,他倒是无所谓。



    卢植、朱儁这样的人可不能倒,那是断他的左膀右臂。



    喜欢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