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芘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别恋 > 第80章 睡醒我就过来接
在洺乡两个月零五天。
霍音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不同于她生活时间比较久的北京、皖南这种平原或是丘陵地区, 洺乡市是高原高山地形地貌,初到这边不太适应也是常有的。
霍音、顾姝彤、韩宇一行人二月末从北京抵达洺乡,只短暂在洺乡市市区歇脚两天, 就辗转乘车到洺乡市下辖乡镇的一个名叫鱼门庄的小村子。
这个鱼门庄就是他们拿到资料中, 九十年代至今曾经顺利解救出三位被拐妇女的村子。
对于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山小村落来说,能有这样的数据记载,堪称恐怖。
鱼门庄地处大山中, 霍音一行人从市区乘专线大巴到达村子上属小镇, 又从小镇上找到一辆常跑这条路的线车。
——一辆比霍音在皖南坐的还要破旧几分的银白色面包车。
这辆面包车已经是到达鱼门村最后能坐的机动车, 去往村子里需要再上两道山梁。
司机将车停在距离鱼门庄最近的, 也就是梁下的一个较大一些叫蠡营的村子里, 给霍音他们找了一个熟悉路的当地向导, 一路赶驴车拉着他们越过两道山梁,又把驴车解开,牵着驴引着他们徒步十几分钟走过林间一段羊肠小道,这才终于到达了他们要找的鱼门庄。
为了方便拍摄, 霍音她们按照开始的计划, 将身份伪装成下乡支教的师范生。
这个身份也是顾姝彤一早跟徐辉商量好的, 一来不至于打草惊蛇, 二来拍摄之外也可以为这个偏僻的小村子略尽绵薄。
借着这层身份, 霍音一行人得到了村长的热情招待。
他们三个顺利被安排住进了村子里新近扩建了房子的村民家里。
来到鱼门庄的第二天他们就开始“上班”。
霍音从村民那边了解到, 因为师资短缺,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学校都已经在七八年前合并到一起, 现在正在山下的蠡营村, 合称蠡营中心校。
不过蠡营中心校也仅仅只是设有一到六年级,如果想上初中,还要到更远的镇子上去住校。
中心校的设立本是教育资源合并整合的好事, 可是鱼门庄这边情况特殊,鱼门庄地处深山,霍音他们过来的时候已经领略过一番,不仅是因为距离远,坑洼不平弯弯绕绕的山路,虽然已经走过一遍,若是没有向导让她再走一遍,她一定会迷路。
这里又草木殊盛靠近亚热带,山林之间有什么野生动物也未可知。
是以,鱼门庄一些年纪过小的孩子们不太能自己去到蠡营读书,家长又没有时间送他们上学,于是村里保留了一个简陋的小学校。
“学校”就在村长家的前院,两间石瓦砌筑的老旧房子,外带一个不大的小院,看起来跟村里其他人家别无二致。
学校的房子是那种中间开门,东西两间是正房,中间的一间平常人家会用作厨房的房子。
小学校有一到四年级,一二年级在东屋,三四年级在西屋,中间的一间摆了张快要报废的老式木头课桌,算作老师的办公室。
这个学校的学生有十来个。
老师只有一个,语文数学英语都教。
不过由于只有一个老师,分身乏术,事实上十几个孩子常常是在一个教室上课的。
霍音、顾姝彤和韩宇到了这里之后,这种情况总算得到了改善。
霍音和顾姝彤分别负责所有年级的英语和数学,语文课程则还是由村子里原本的胡老师负责。
韩宇算是让人出乎意料。
他说自己艺术生,本科学的美术,也不知道怎么跑报社实习来的,总之他从上到下散发着富二代玩票的不靠谱气息。
谁也没想到韩宇教起美术课来很像一回事。
不但如此他还把体育、音乐课也给包揽。
来到鱼门庄之后。
霍音他们日常便是白天带学生上课,下课之后便以“拍摄作业”为由,进行一部分的取景拍摄。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摸不清这里的风俗习惯人文禁忌,不敢放肆,便先拍摄一些村庄的全景、周边景致、村民生活日常等等,作为纪录片的素材。
一直到她们到这里的第十天左右,才开始进入正题。
霍音提议在上课时间通过学生们先了解村子里具体的人员情况,因为孩子们单纯简单,往往不设防。
只要他们比较迂回,就不至于暴露目的。
用这个方法,他们很快摸清了村里的人员情况。
因为带过来资料里有之前三位被拐受害人的姓名,买家姓名,子女姓名等等信息,所以很快对上号。
可惜这几位被解救出去的年代都不近,第一位在九零年代末另外两位也是千禧年初,有人进城有人老去,桑田沧海,很多事情早已经被时间掩埋。
更何况,这些事情哪里会说给孩子们听。
霍音是在她们初步摸清村子里人员情况,想进一步了解却险些被发现的时候决定转变推进方式的。
那天她正在课间时间在学下东边教室了解一个小姑娘的家庭情况,问到小姑娘的妈妈,原本一直在西边教室上课的胡老师突然间冲进教室里,不由分说把那个小姑娘拉走。
胡老师是这间破旧的小学校里唯一的老师。
女性,梳一头看起来乱糟糟的短发,常穿一件前襟挂了黑釉的深粉色花夹袄,年纪瞧不大出来,只约莫三十左右。
这位胡老师是霍音他们在鱼门庄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之一。
胡老师似乎跟谁也不大爱说话。
她家住在距离小学校比较远的一个山岗上,与霍音她们借住的地方离得颇近。有几次为了多了解一点这边的情况,霍音她们三个也和胡老师跟她婆婆一起走,全程也不见胡老师讲什么话。
霍音听她讲过的话除了学校的事情对方简单讲过几句跟他们对接之外,也就是胡老师问过她两次他们拍的东西会不会在电视上播。
算起来,这段时间朝夕相处,胡老师跟霍音说过的话统共不超过十句。
还没有霍音跟程嘉让通长途电话的次数多。
不过霍音跟程嘉让最近通电话的机会也不多,甚至连微信聊天也很少,他总是很忙,有时候打电话过来刚刚讲两句话就被人叫走。
他又时常昼夜颠倒,有时候她醒来好开心收到他的微信消息,可以看眼时间,还是几个小时前的凌晨发过来的。
她跟他明明生活在同一个国度,飞机两个小时,高铁六个小时的距离。
却好像隔着一整个太平洋,十二个时区。
重洋天堑,见上一面难如登天。
好在虽然没在这里有什么新的重大发现,倒也有惊无险拍摄完成整个纪录片所需要的素材。
这代表着他们的归期可定,很快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见想见到的人。
这次拍摄的素材包括整个村子的情况、村民生活的日常、受害人曾经住过的地方。
并非苦大仇深刻意渲染的煽情影片。
只是直接又真实地展现,受害人曾经生活的碎片。
受害人生活在这里的场景无法穿越时空拍摄出来,但是周围的一切,一定可以有展现一二。
霍音认为这些平凡、真实的贫困山村生活影像,可以直达观众心灵。
——如果那天晚上没有出事的话。
出事那晚是他们来到洺乡市云阑县重阁镇鱼门庄村的第六十五天,也就是他们准备启程离开村子的前一晚。
霍音他们住在村民李天宝家新建的房子里,安全起见,她与顾姝彤同住在房子西边最里间,韩宇则住在她们两个隔壁,为的有事相互照应。
那晚顾姝彤已经睡下,霍音披着外衣穿过韩宇的房间,到韩宇房间旁边的走廊上给程嘉让打电话。
也许因为阔别两个多月终于快要跟他见面;又也许因为白天跟学校里的学生们告别孩子们哭得肝肠寸断;还有可能是因为打从他们提出要回去,村长和不少乡亲们来找过他们很多次,从好言央求到言辞激烈霍音心里五味杂陈。
已经是凌晨十一点,说什么也睡不着。
霍音靠在走廊的墙壁上,不去管外衣是否蹭上墙壁发灰的白,彩铃响了两声,就拨通了程嘉让的电话。
熟悉的声音从听筒传进耳中的时候,霍音看着窗边被窗缝挤进来的山风吹起的幽蓝色帘子,悬在中央不上不下的一颗心稍稍降了一降。
“宝宝。”
“还没睡啊。”
霍音蓦地一窒,在心里细细将他的话回味好几遍,方才压着声音小声开口:
“阿让。”
“明天我就要回去了。”
不远处的帘子又被吹动一翕。
听筒里传来年轻男人很低的一声轻嗤,听起来带着睡梦中被唤醒的浅淡鼻音,好听得不可思议。
“这是因为要回来,高兴坏了?”
“都跟我说了三遍了。”
他一笑,她也本能跟着轻轻笑笑。
“我当然高兴了。”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方才开口:
“我怎么听你好像有点不开心。”
闻言。
霍音钝钝地摇头,没有意识到对方根本看不见,好久才再度说:
“没有啦。”
“我讲不清楚,等我们见面我再跟你讲吧。”
“嗯。”
程嘉让应了声,随即不紧不慢地继续说,
“乖乖睡觉。”
“我订了最早的航班。”
“明天就去接你。”
许是因为带着刚睡醒的鼻音,听起来有种形容不上来的旖旎温柔。
气氛是被激烈的敲门声打破的。
房子的主人李天宝披着衣服打开门闩的时候,霍音听见门外敲门的人用带着浓重乡音的话说:
“天宝快点来帮忙,跑了!那谁跑了!”